在地大校园里,有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作者——王春霞。自2004年加入物业服务中心,二十一年如磐石般坚守基层保洁岗位,从北五楼到教学综合楼,校园的每寸土地都烙印着她辛勤的足迹,丈量着她无悔的青春。2025年9月19日是王春霞退休前在岗的最后一天,她以拾金不昧的品德和一丝不苟的态度,为职业生涯划下圆满句点,生动诠释了后勤人“服务育人”的理念。
一本笔记,承载着她的责任与匠心
2004年9月,30多岁的王春霞初入教学楼,心中便立下坚定信念:“教室是学生读书之所,必须干净整洁。”这一坚守,便是二十一年。
她的工作从一本磨旧的笔记本开始,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清洁重点、教室上课时间及维修报修情况。清晨五点半,她对照笔记开启一天的工作:A502教室下午无课需中午清洁、A511教室南边渗水已报修、C4楼西边走廊玻璃每周需擦……这些泛黄的笔记每一页,都浸透着她对工作的执着与热忱。
在开学季、毕业季或大型考试周,保洁工作量剧增,她毫无怨言。去年考研期间,她主动推迟下班,等考生全部离开后,认真清理考场,清除黑板字迹、消毒地面、归位座椅;疫情期间,她每日背着三十多斤的消毒喷雾器,对教学楼各处全方位消杀,防护服内汗水湿了又干,她仍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工作。
一身技艺,诠释专业与奉献
自入职第一天起,她便未将“保洁”视为简单的打扫工作,二十一年从未“返工”,堪称“全能保洁”。“不同地方得用不同的清洁用具。”王春霞说道。不锈钢扶手出现锈迹时,她总会蹲身用专用清洁剂反复擦拭十分钟,连纹路间的污渍也绝不遗漏;地面清洗时,她会根据瓷砖材质调整清洁剂浓度,宁愿多擦两遍也不愿影响瓷砖光洁度。她的“擦玻璃”绝技令人赞叹,动作流畅如舞,玻璃瞬间透亮如镜。
她不仅技术精湛,还热心助人,常帮同事修工具、扎扫把,被大家亲切称为“王姐姐”。作为部门“传帮带”骨干,她总结出“玻璃清洁三步骤”“教室清洁流程”等实用技巧,让新人少走弯路。
一颗初心,坚守最后一班岗
离岗前最后一天,她仍如往常般早早到岗,细致清扫每间教室。在清洁A203教室时,王春霞发现了抽屉里被遗落的平板电脑,她熟练地翻开随身携带的记录本,用工整的字迹记下平板所在的具体位置和发现时间,立即送至失物招领处,并协助失主杨同学顺利认领回自己的平板。当杨同学得知这天恰是王师傅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时,下午特意送来鲜花表示感谢。
在物业服务中心的这些年间,王春霞见证了校园的变迁:老教学楼翻新、新图书馆建成、绿化面积不断扩大,但二十一年间,她的这份责任心始终如一。“王师傅工作细心、踏实、有责任心,非职责范围内的“跑冒滴漏”,她也会第一时间记录上报,把教学楼当成自己的家。”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志锋提起王春霞总有说不完的感慨。
王春霞用二十一年坚守证明,平凡岗位亦能书写不凡。她的“小本本”满是对职业的敬畏,保洁车装满对集体的热爱。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,用拾金不昧的行动为学生树立起鲜活的榜样。像她这样的一线后勤工作者,以朴实方式践行“服务育人”理念,弯腰清扫尘埃,为学子拂去心灵浮躁;拾起遗失物品,在校园播撒诚信种子。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:育人不仅在课堂,更在校园每个角落。
(物业服务中心 盛祖煜 申爱华)